腹壁、臀部窦道(四例)
中医辨证:术后气血两伤,毒热未清,以致伤口久不愈合。
立法:益气养血,化腐生肌。
方药:
生芪五钱 党参三钱 茯苓三钱 白术三钱 生草二钱 花粉三钱 当归三钱 二芍各三钱 丹参三钱 益母草三钱 沙参三钱
外用京红粉药捻(方见335页),纳入窦道,外敷紫色疽疮膏(方见318页)。
经服上方及隔日换药后,6月30日伤口有明显好转,窦道已浅,深约2厘米,分泌物显着减少,并在窦道内发现约2厘米的线头,未剪除,继用京红粉药捻化腐生肌,入院十天后线头自行脱落长约4厘米。线头脱落后,伤口脓液更加减少,愈合较快,十五天后伤口完全愈合。
患者系因术后感染以及切口异物线头存留而未愈合。术后一般多见气阴两伤,再加上感染以致高烧持续不退,更加灼伤阴津,正气日衰,所以伤口实难愈合。治疗以益气养血的八珍汤加减,佐以花粉、沙参,养阴生津;丹参、坤草活血理血;生芪、当归益气养血,以治其本。局部纳入化腐生肌的京红粉药捻,外数紫色疽疮膏,使之毒随脓解,内外兼治,两周后得以痊愈。
【例三】刘××,女,26岁,住院号:们0832,住院日期1973年2月13日,出院日期1973年4月19日。
主诉:右下腹肿物近两年余。
现病史:患者于五年前,因转移性右下腹痛,诊断“急性阑尾炎”,当天行阑尾切除术,术后三天拆线,伤口愈合良好,痊愈出院。术后三、四个月切口处持续性痛疼,常伴有恶心,但不呕吐,经检査考虑为“肠粘连”,服药后缓解。1971年4月因咳嗽牵扯切口疼痛,自己用手摸到切口深处有枣样大小的肿块,轻压痛,不活动。曾疑为切口疝、手术瘢痕。给予“强的松”、“普鲁卡因”封闭,疼痛未能缓解。又疑为“纤维瘤”,经治疗一直未愈。近五个月来,服用中药未能缓解,要求切除,入院治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