腹壁、臀部窦道(四例)
过去史:过去有消化不良及胃下垂史。
检査:一般内科检査无明显异常发现。
外科情况:腹部外形正常,未见皮疹及腹壁静脉怒张,右下腹麦氏点可见阑尾术后切口疤痕,长约5厘米,切口周围红肿,可触及一肿物5×3厘米大小,与周围组织粘连,有轻压痛,无波动感。血色素10.1克,白细胞计数4,550/立方毫米。
西医诊断:术后切口炎性肿物。
入院两天后,在局麻下,于切口瘢痕周围作梭形切口,将2×2厘米的炎性瘢痕与切口瘢痕一并切除,见腹壁肌层有3×3厘米肿物,切开后有脓汁约一毫升,用刮匙搔爬后,凡士林纱条填塞。脓汁培养为金黄色葡萄球菌。术后内服补气养血温阳之剂:
生芪五钱 党参三钱 白芥子二钱 肉桂二钱 元胡三钱 陈皮三钱 当归三钱 二地各三钱 赤芍三钱 川芎二钱
2月19日,伤口清洁,分泌物不多,血色素9.3克%,依上方加减,佐连翘以清解,重用当归、生地以补血。至3月2日之问伤口愈合较快,外口已近长平,内口有小指尖大小肉芽组织水肿,有少量脓性分泌物。3月12日又搔爬一次,创口肉芽组织生长较慢,已形成窦道。4月4日嘱用熏药疗法,处方如下:
次肉桂三钱 白芥子五钱 白蔹一两 祁艾五钱 党参一两 黄芪一两 松香三钱 猪苓五钱 乳没五钱
以上诸药串碎后用纸卷好,点燃用烟熏。每次5~10分钟,每日一次,熏后,用甘乳药捻(附方14)蘸紫色疽疮膏纳入创口,加盖敷料,用腹带加压包扎。内服方药仍用补益养血之剂。四天后,窦道外口水肿肉芽有些塌陷,而且变浅。
4月13日用熏药七天后,窦道已无分泌物,外口有一痂皮,除去痂皮后,可见新鲜肉芽,用琥珀粉、冰片鸡蛋油(方见328页)外上,腹带包扎。内服方药如下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