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明道杂志》云:世传朱全忠作四镇时,一日与宾佐出游,全忠忽指一方地曰:“此可建一神祠,试召一视地工验之。”而召工久不至,全忠怒甚,现于辞色,左右皆恐。良久,工至。全忠指地视之。工再拜贺曰:“此所谓乾上龙尾地,建庙固宜。然非大贵人,不见此地。”全忠喜,薄赐而遣之。工出,宾僚或戏之曰:“若非乾上龙尾,定当坎下驴头矣。”盖东北人谓斫伐曰坎也。
沈作哲《寓简》云:扬文公危言直道,独立一世,嫉恶如仇。在翰苑日,有新幸近臣以邪言进者,意欲攀公入其党中,因间语公曰:“君子知微知彰,知柔知刚。”公正色疾声答曰:“小人不耻不仁,不畏不义。”幸臣大沮。
《东坡志林》云:“章詧,字隐之,本闽人,迁于成都数世矣。善属文,不仕,晚用太守王素荐,赐号冲退居士。一日,梦有人寄书召之者云:“东岳道士也。”明日,与李士宁游青城,濯足水中,詧谓士宁云:“脚踏西溪流去水。”士宁答云:“手持东岳寄来书。”詧大惊,未几,果死。
《北梦琐言》云:宣宗尝赋诗,上句有“金步摇”未能对,遣未第进士对之。温庭筠乃以“玉条脱”续之,宣宗赏焉。
《瑯环记》云:兰待女子同种则香,故名“待女”。“待女花;宜男草。”是绝对也。
按:《风土记》:“鹿葱,宜男草也。”
《全唐诗话》云:温庭筠才思艳丽,药名有“白头翁”,温以“苍耳子”为对。
按:《三国志·诸葛恪传》注:“白头翁,鸟名。”
《瑯环记》云:绛树一声能歌两曲,二人细听,各闻一曲,一字不乱。人疑其一声在鼻,竟不测其何术。当时有黄华者,双手能写二牍,或楷或草,挥毫不辍,各自有意。余谓“绛树双歌;黄华二牍”是确对也。
《后山诗话》云:昔之黠者,滑稽以玩世曰:“彭祖八百岁而死,其妇哭之恸。其邻里共解之曰:‘人生八十不可得,而翁八百矣,尚何尤?’妇谢曰:‘汝辈自不谕尔。八百死矣,九百犹在也。’世以痴为九百,谓其精神不足也。”又有令新视事而不习吏道,召胥魁问之。魁具道笞十至五十,及折杖数。令遽止之,曰:“我解矣!笞六十为杖十四耶?”魁笑曰:“五十尚可,六十犹痴耶。”长公取为偶对曰:“九百不死;六十犹痴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