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云仙杂记》云:申王谓猪既供餐,不宜处于秽地,乃以毡龛粟粥待之。取其毛刷净,令巧工织壬癸席,滑且凉。又蜀人二月好以豉杂黄牛肉为甲乙膏,非尊亲厚知,不得预食。其家小儿,三年一享。“壬癸席,甲乙膏”正好作对。
《独醒杂志》云:东坡、山谷同游凤池寺,坡公举对云:“张丞相之佳篇,昔曾三到。”山谷即答云:“柳屯田之妙句,那更重来。”时称名对。张丞相诗云:“八十老翁无品秩,昔曾三到凤池来。”坡公盖取此也。
又云:杨大年,美鬚髯。一日早朝罢,至都堂。丁晋公时在政府,戏谓之曰:“内翰拜时鬚扫地。”公应声曰:“相公坐处幕漫天。”晋公知其讥己,而喜其敏捷,大称赏之。
《鹤林玉露》云:“尤延之与杨诚斋为金石交。淳熙中,诚斋为秘书监,延之为太常卿,又同为青官僚宷,无日不相从。二公皆善谑,延之尝曰:“有一经句,请秘监对,曰‘杨氏为我。’”诚斋应曰:“尤物移人。”众皆叹其敏确。
《□(上巩下石)溪诗话》云;尝见同侪因行饮,令人索一鱼名,有浙人大唱云:“周公鱼。”余谓坐客曰:“且喜‘召伯鲊’有偶对矣。”满堂皆胡卢不止,因戏为足成其语云:“京市鲊先夸召伯,浙音鱼或号周公。”
《猗觉寮杂记》云:世传“不逢韩玉汝”,有应声对者曰:“可怕李金吾。”以“金吾”对“玉汝”为巧。唐有孙玉汝,则玉汝为名字,不始于韩也。
《归田录》云:梅圣俞以诗知名,而浮沉三十年,终不得一馆职,晚年与修《唐书》,书成,未奏而卒。士大夫莫不叹惜。其初受敕修《唐书》时,尝语其妻刁氏曰:“吾之修书,亦可谓猢狲入布袋矣!”刁氏笑对曰:“君于仕宦,又何异狼吞鲇鱼上竹竿耶?”闻者皆以为善对。
又云:王荆公一日谓刘贡父曰:“‘三代夏商周’,可对乎?”贡父应声曰:“四诗风雅颂。”荆公拊髀曰:“此天造地设也!”
又云:寇莱公在中书时,尝与同列戏语曰:“‘水底日为天上日’,未有对者。”会杨大年来白事,应声曰:“眼中人是面前人”。一时称为的对。
《系年要录》云:绍兴五年,诏禁屠以祷晴,而并及鸡鸭。右谏议大夫赵霈奏疏称颂上德,以为齐宣王不忍一牛之比。中书舍人胡寅读疏笑曰:“谏议乃及此乎!闻汝直统兵有号龙虎大王者,或入犯,当以鸡鸭谏议拒之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