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明結婚
親迎之禮,晚近不用者多,光、宣之交,盛行文明結婚,倡於都會商埠,內地亦漸行之。禮堂所備證書,【有新郎、新婦、證婚人、介紹人、主婚人姓名。】由證婚人宣讀,介紹人、【即媒妁。】證婚人、男女賓代表皆有頌詞,亦有由主婚人宣讀訓詞來賓唱文明結婚歌者。
文明婚禮,實有三長。一,以父母之命,媒妁之言,而取男女之同意,以監督自由。其辦理次序,先由男子陳志願於父母,得父母允准,即延介紹人請願於女子之父母,得其父母允准,再由介紹人約期訂邀男女會晤,男女同意,婚約始定。二,定婚後,男女立約,先以求學自立為誓言。三,婚禮務求節儉,以挽回奢侈習俗,而免經濟生活之障礙。結婚之日,當由男女父母各給以金戒指一事,禮服一襲。
婚禮未經制定,所習行者如下:
一、奏樂。二、司儀人入席,面北立。【以下皆由司儀人宣唱。】三、男賓入席,面北立。四、女賓人席,面北立。五、男族主婚人入席,面南立。六、女族主婚人入席。面南立。七、男族全體入席,面西立。八、女族全體入席,面東立。九、證婚人入席,面南立。十、介紹人入席,面南立。十一、糾儀人入席,面北立。十二、男女儐相引新郎新婦入席,面北立。十三、男儐相入席,面北立。十四、女儐相入席,面北立。十五、奏樂。十六、證婚人讀證書。十七、證婚人用印。十八、介紹人用印。十九、新郎新婦用印。二十、證婚人為新郎新婦交換飾物。二十一、新郎新婦行結婚禮,東西相向立,雙鞠躬。二十二、奏樂。二十三、主婚人致訓辭。二十四、證婚人致箴辭。二十五、新郎新婦謝證婚人,三鞠躬。二十六、新郎新婦謝介紹人,三鞠躬。二十七、男女賓代表致頌辭,贈花,雙鞠躬。二十八、奏樂。二十九、新郎新婦致謝辭,雙鞠躬。三十、女賓代表唱文明結婚歌。三十一、證婚人介紹人退。三十二、男賓退。三十三、女賓退。三十四、新欴新婦行謁見男女主婚人及男女族全體禮。三十五、奏樂。三十六、男女主婚人及各尊長面南立,三鞠躬。三十七、男女平輩面西立,男女晚輩面東立,雙鞠躬。三十八、男族女族全體行相見禮,東西相向立,雙鞠躬。三十九、男女儐相引新郎新婦退。四十、男女兩家主婚人及男族女族全體退。四十一、糾儀人司儀人退。四十二、茶點。四十三、筵宴。
滿蒙漢通婚
滿洲、蒙古之男女類皆自相配偶,間或娶漢族之女為婦,若以女嫁漢族者,則絕無僅有。其於漢軍,則亦有婚媾,不外視之也。
順治戊子二月,世祖諭禮部:「方今天下一家,滿、漢官民皆朕赤子,欲其各相親睦,莫如締結婚姻。自後滿、漢官民有欲連姻者,聽之。其滿洲官民娶漢人之女實係為妻者,方准其娶。」
康熙時,聖祖妃嬪有年佳氏、王佳氏、陳佳氏,仁宗生母孝儀后為魏佳氏,皆漢人而投旗者,故稱為某佳氏。「佳」為「家」之叶音也。
光緒季年,德宗曾降旨,令滿、漢通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