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乐砂姑出此三格,辨其眞伪,以定取舍耳。其有左乐、右乐、中乐、长乐、高乐、低乐等格,则详于乐山证穴之下,兹不重及也。
论下手砂
不问西南东北,但去水一边谓之下手,又曰下臂,又曰下关。诀云:“有地无地,先看下臂。”又云:“看地有何难,先观下手山。”又云:“未看后龙来不来,且看下关紧不紧;未看结穴稳不稳,且看下关回不回。”此等语虽浅近俗俚,然至理本不外是。盖下手砂最关紧切。有下闗则结作,无下关则无结作。下闗重叠,结作愈大;下闗空旷,则不须寻地。吴公《地理件目》云:“凡青龙白虎既浑全,美好布法,不问左右,定要下手一山兜乘得上手山过,方是吉地。假如穴前水流倒左,则左为下手,要左臂一山逆水,长于右山,兜住右边山水。若穴前水流归右,则右为下手,要右臂一山逆水,长过左山,兜住左边山水;如此谓之逆闗,乃为吉地,主发财禄。若下手短缩,兜上手山水不过,其它好处皆不得力,乃是假穴,不可下也。”按:《件目》此论,诚为有理。且逆水下关,谓之财砂,最能发财。杨公云:“惟有下手救得人,世代不教贫。”廖氏云:“问君如何富,下山来相辏。问君如何贫,下山顺水奔。”董德彰云:“下砂收尽源头水,儿孙买尽世间田。”万万山《何知歌》云“何知人家富了富,下臂重重来抱顾;何知人家贫了贫,下关空旷不朝坟”是也。大抵逆水砂不虚生。凡见一山迢迢弯曲,逆兜上手水者,便宜寻索龙穴,决有结作。愚尝谓“有山逆水不虚生,定为眞龙作股肱。盘桓收截源头势,宜于此处觅佳城。”亦指下关言耳,学者审之。
青龙逆关 白虎逆关 白虎顺关 青龙顺关
此青龙长,兜乘得上手山水过,乃是吉地。 此白虎长,兜乘得上手水过,乃是吉地。 此青龙短,兜乘上手山水不过,乃是凶地。 此白虎短,兜乘上手山水不过,乃是凶地。
若有大河,不可只论小水,又须以大河水论顺逆。大抵有一重水,必要一重砂收之。如小水倒左,大河水倒右,却要近穴左山先长,以收小水,然后外重又得右山长,兜收大河之水,方为合法。蔡牧堂云:“顺逆二途,如盲如瞽,似非灼然有见,鲜不以逆为顺,以顺为逆。”是故要知山川之大势,黙定于数里之外,而后能知顺逆于咫尺微芒之间。否则黑白混淆,以逆为顺,以顺为逆者多矣。
此小水倒归右,大河水倒归左。近穴虎山先长,以收小水。外重龙山又长,以收大河之水,为合格,是美地。
此小水倒归左,大河水倒归右。近穴龙山先长,以收小水,外重虎山又长,以收大河之水,为合格,是美地。
凡下关砂,又须审其有力无力。若徒有下关而不近穴,或低小,或短缩,或顺水不回,谓之无力,虽多无益。若其山高障,回护顾穴有力,虽只一重,或只十数步,亦能结作。逆砂一尺可致富。又云“不要千山并万陇,一山有情亦足用”是也。然此特甚言下砂逆水之不虚生者,其寔一山有情,与夫数步逆砂,纵有融结,不过裁剪小穴,张山食水而已。若论大地,须合诸山众水观之,非一山之所能结也。
已上所论下手砂法,以逆关为吉,顺关为凶,此乃地之常格。却又有等大富贵地,多是顺关顺缠而吉者,惟要大势是逆局则美。盖逆局要顺缠,顺局要逆缠,此亦阴阳交会自然之理。予兄弟所见甚多,如信州于知府祖地,上手高曲,下手短缩。泉州庄氏地,上砂顺窜,下臂空旷,皆吉,乃其格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