狗
(《本经》中品)
【释名】犬(《说文》)、地羊。
时珍曰∶狗,叩也。吠声有节,如叩物也。或云为物苟且,故谓之狗,韩非云“蝇营狗苟”是矣。卷尾有悬蹄者为犬,犬字象形,故孔子曰∶视犬字如画狗。齐人名地羊。俗又讳之以龙,称狗有乌龙、白龙之号。许氏《说文》云∶多毛曰 ,长喙曰猃(音敛),短喙曰(音歇),去势曰猗,高四尺曰 ,狂犬曰 (音折)。生一子曰 曰狮,三子曰 。
【集解】时珍曰∶狗类甚多,其用有三∶田犬长喙善猎,吠犬短喙善守,食犬体肥供馔。
凡本草所用,皆食犬也。犬以三月而生,在畜属木,在卦属艮,在禽应娄星。豺见之跪,虎食之醉,犬食番木鳖则死,物性制伏如此。又辽东有鹰背狗,乃鹰产三卵,一鹰一雕一犬也。
以禽乳兽,古所未闻。详见雕条。又有老木之精,状如黑狗而无尾,名曰彭侯,可以烹食。
无情化有情,精灵之变也。
【气味】咸、酸,温,无毒。反商陆,畏杏仁。同蒜食,损人。同菱食,生癫。
思邈曰∶白犬合海 食,必得恶病。
时珍曰∶ ,小鱼也。道家以犬为地厌,不食之。凡犬不可炙食,令人消渴。妊妇食之,令子无声。热病后食之,杀人。服食人忌食。九月勿食犬,伤神。瘦犬有病, 犬发狂,自死犬有毒,悬蹄犬伤人,赤股而躁者气臊,犬目赤者,并不可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