豕
(《本经》下品)
【释名】猪(《本经》)、豚(同上)、 (音加)、彘(音滞)、 (音坟)。
时珍曰∶按许氏《说文》云∶豕字象毛足而后有尾形。林氏《小说》云∶豕食不洁,故谓之豕。坎为豕,水畜而性趋下喜秽也。牡曰 ,曰牙;牝曰彘,曰 (音巴),曰KT (音娄)。牡去势曰 。四蹄白曰 。猪高五尺曰 (音厄)。豕之子,曰猪,曰豚,曰 (音斛)。
一子曰特,二子曰师,三子曰 ,末子曰么。生三月曰 ,六月曰 。何承天纂文云∶梁州曰 颂曰∶按∶扬雄《方言》曰∶燕朝鲜之间谓猪为 ,关东西谓之彘,或曰豕,南楚曰 ,吴扬之间曰猪子,其实一种也。《礼记》谓之刚鬣,崔豹《古今注》谓之参军。
【集解】颂曰∶凡猪骨细,少筋多膏,大者有重百余斤。食物至寡,故人畜养之,甚易生息。时珍曰;猪天下畜之,而各有不同。生青兖徐淮者耳大,生燕冀者皮浓,生梁雍者足短,生辽东者头白,生豫州者 短,生江南者耳小(谓之江猪),生岭南者白而极肥。猪孕四 月而生,在畜属水,在卦属坎,在禽应室星。
猪肉 【气味】酸,冷,无毒。 凡猪肉∶苦,微寒,有小毒。
江猪肉∶酸,平,有小毒。 豚肉∶辛,平,有小毒。
《别录》曰∶ 猪肉治狂病。凡猪肉能闭血脉,弱筋骨,虚人肌,不可久食,病患金疮者尤甚。
思邈曰∶凡猪肉久食,令人少子精,发宿病。豚肉久食,令人遍体筋肉碎痛乏气。鼎曰∶江猪多食,令人体重;作脯,少有腥气。
诜曰∶久食杀药,动风发疾。伤寒疟痢痰痼痔漏诸疾,食之必再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