罂子粟
(宋《开宝》)
【释名】米囊子(《开宝》)、御米(同上)、象谷。
时珍曰∶其实状如罂子,其米如粟,乃象乎谷,而可以供御,故有诸名。
【集解】藏器曰∶嵩阳子云∶罂粟花有四叶,红白色,上有浅红晕子。其囊形如箭头,中有细米。
颂曰∶处处有之,人多莳以为饰。花有红、白二种,微腥气。其实形如瓶子,有米粒极细。圃人隔年粪地,九月布子,涉冬至春,始生苗,极繁茂。不尔则不生,生亦不茂。俟瓶焦黄,乃采之。
宗 曰∶其花亦有千叶者。一罂凡数千万粒,大小如葶苈子而色白。
时珍曰∶罂粟秋种冬生,嫩苗作蔬食甚佳。叶如白苣,三、四月抽苔结青苞,花开则苞脱。花凡四瓣,大如仰盏,罂在花中,须蕊裹之。花开三日即谢,而罂在茎头,长一、二寸,大如马兜铃,上有盖,下有蒂,宛然如酒罂。中有白米极细,可煮粥和饭食。水研滤浆,同绿豆粉作腐食尤佳。亦可取油。其壳入药甚多,而本草不载,乃知古人不用之也。江东人呼千叶者为丽春花。或谓是罂粟别种,盖亦不然。其花变态,本自不常。有白者、红者、紫者、粉红者、杏黄者、半红者、半紫者、半白者,艳丽可爱,故曰丽春,又曰赛牡丹,曰锦被花。
详见游默斋《花谱》。
米 【气味】甘,平,无毒。
颂曰∶性寒。多食利二便,动膀胱气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