薏苡
(《本经》上品)
【校正】据《千金方》,自草部移入此。
【释名】解蠡(音礼。《本经》)、芑实(音起。《别录》)、赣米(《别录》。音感。陶氏作珠,雷氏作 米)、回回米(《救荒本草》)、薏珠子(《图经》)。
时珍曰∶薏苡名义未详。其叶似蠡实叶而解散,又似芑黍之苗,故有解蠡、芑实之名。
赣米乃其坚硬者,有赣强之意。苗名屋 。《救荒本草》云∶回回米又呼西番蜀秫。俗名草珠儿。
【集解】《别录》曰∶薏苡仁生真定平泽及田野。八月采实,采根无时。
弘景曰∶真定县属常山郡。近道处处多有,人家种之。出交趾者,子最大,彼土呼为珠。故马援在交趾饵之,载还为种,人谗以为珍珠也。实重累者为良。取仁用。
志云∶今多用梁汉者,气劣于真定。取青白色者良。
藏器云∶取子于甑中蒸使气馏,曝干 之,得仁矣。亦可磨取之。
颂曰∶薏苡所在有之。春生苗茎,高三、四尺。叶如黍叶。开红白花,作穗。五、六月结实,青白色,形如珠子而稍长,故人呼为薏珠子。小儿多以线穿如贯珠为戏。九月、十月采其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