白头翁
根 【气味】苦,温,无毒。《别录》曰∶有毒。吴绶曰∶苦、辛,寒。权曰∶甘、苦,有小毒。豚实为之使。大明曰∶得酒良。花、子、茎、叶同。
【主治】温疟狂 ,寒热,症瘕积聚瘿气,逐血,止痛,疗金疮(《本经》)。鼻衄(《别录》)。止毒痢(弘景)。赤痢腹痛,齿痛,百骨节痛,项下瘤 。(甄权)。一切风气,暖腰膝,明目消赘(大明)。
【发明】颂曰∶俗医合补下药,甚验,亦冲人。
杲曰∶气浓味薄,可升可降,阴中阳也。张仲景治热痢下重,用白头翁汤主之。盖肾欲坚,急食苦以坚之。痢则下焦虚,故以纯苦之剂坚之。男子阴疝偏坠,小儿头秃膻腥,鼻衄无此不效,毒痢有此获功。
吴绶曰∶热毒下痢紫血鲜血者,宜之。
【附方】旧二,新三。白头翁汤∶治热痢下重。用白头翁二两,黄连、黄柏、秦皮各三两。水七升,煮二升,每服一升,不愈更服。妇人产后痢虚极者,加甘草、阿胶各二两。(仲景《金匮玉函方》)下痢咽痛∶春夏病此,宜用白头翁、黄连各一两,木香二两。水五升,煎一升半,分三服。(《圣惠方》)阴 偏肿∶白头翁根生者,不限多少,捣敷肿处。一宿当作疮,二十日愈。(《外台秘要》)外痔肿痛∶白头翁草,一名野丈人,以根捣涂之,逐血止痛。(《卫生易简方》)小儿秃疮∶白头翁根捣敷,一宿作疮,半月愈。(《肘后方》)
花 【主治】疟疾寒热,白秃头疮(时珍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