防风三钱 金银花五钱 地肤子六钱 芥穗三钱 大黄一钱半 厚朴三钱 云苓三钱 赤芍三钱 甘草三钱
防风、荆芥穗、金银花清热解表散风;赤芍活血和营;地肤子去中州之湿,止痒润肤;大黄苦寒泻热,荡涤肠胃;厚朴苦温行气,清肠胃之滞;甘草和中缓其力,而不过伤其气;云苓健脾助气。为表里、气血、三焦通治之剂,汗不伤表,下不伤里,表里双解。
血虚受风型(多见于慢性荨麻疹、皮疹反复发作,多见午后或入夜加重,而午前或后半夜则轻。兼见头晕、头重、腰酸、体倦、失眠、多梦等症。脉沉细而缓,舌质淡或红润,净无苔。法宜益气养血,疏散风邪。处方:
生地一两 当归五钱 赤白芍六钱 首乌五钱 生芪五钱 防风三钱 芥穗三钱 刺蒺藜五钱 麻黄三钱
方中生芪、当归、生地、首乌、二芍补气养血以扶正;麻黄、芥穗、防风、刺蒺藜疏表散风止痒以治标。
例一至例四均属急性荨麻疹或慢性荨麻疹急性发作的病例。例一、例二偏于风热型,例三、例四偏于风寒型。从其发病的情况来看,赵老医生称风热型较风寒型为急,治疗原则以祛风邪为主,用药都是辛散宣达的。而且根据患者体质情况和症状特点加减变化。例一是用风热型组方二化裁,清热疏风止痒,治疗比较简单。例二开始疑为药疹,但从其皮损的形态以及诱发加重的因素来看(洗澡后汗出当风),最后诊断还是急性荨麻疹,治疗用风热型组方一加减。因其病程稍长,热盛已入里,所以加生石膏清气以除热;加生军通里以抽薪。待共皮疹基本消退后,又佐以生地、当归养阴凉血和血。例三、例四为急性荨麻疹偏于风寒,所以均按麻黄方、荆防方加减。例三有十四年的荨麻疹史,经常发作,在急性发作期间,乘势祛邪,所以愈后半年多未再复发。例四过去有荨麻疹史,因受风寒又复发作,寒邪部分化热入里,与内热搏结,故以散风凉血为主,佐以祛湿通里之剂,从法则上近乎表里双解,但仍以祛风邪为主。
例五为急性荨麻疹属于内有滞热外受风寒。患者身倦、胃纳不佳,大便干而少,二、三日一行,尿黄赤,说明内有滞热。发病时値三月,天气尚凉,下河游泳出水后当风受寒,所以突然恶寒发热,全身起风团皮疹,色深紫,说明热已灼伤阴血,所以用小剂辛温之麻黄开皮毛;薄荷辛凉散表祛邪;赤芍、紫草、茜草、生地、白茅根凉血活血;大青叶、生石膏清热化瘀;白藓皮、苦参清热祛湿止痒;酒军通里导滞热,洁净腑,表里双解。体温虽高在39.5℃以上,药后一剂则体温恢复正常,大便已畅,表邪已解,里热已退。但血分之热未清,再以凉血活血、清热化瘀以收功。
例六是应用赵老医生的经验方多皮饮治疗的。此方对原因不明的慢性顽面性荨麻疹效果较好。方中五加皮辛能散风,温能除寒,苦能燥湿,配干姜皮、陈皮能除风湿散寒理气;桑白皮除肺热消肿利水;白藓皮、丹皮、地骨皮可清热凉血;冬瓜皮、茯苓皮、大腹皮、扁豆皮能利水消肿除湿。复以浮萍散风解表于腠理;当归养血入血分,此二药沟通表里,调和阴阳气血。如属新感寒邪较重者,可重用干姜皮、陈皮;热邪较重者,可重用桑白皮、丹皮、地骨皮;湿邪较重者,可重用冬瓜皮、茯苓皮、大腹皮、扁豆皮;风邪重者,可重用五加皮或可加入防风三钱。
我们系统观察了50例此较顽固的荨麻疹患者。50例中男性28例,女性22例。年龄最小1例7岁,最大1例58岁;病程最短1例为25天,最长1例为30年。结果:痊愈者27例,显效12例,进步10例,无效1例。主要体会:属于风热型发病较急,外邪未深入,正气未虚者效果较好;风寒型及虚型疗效较差。对于慢性患者虽经治愈,近期已无新生皮疹,为了减少复发,最好在治愈后再服药一阶段,或比较长期服用丸药,才能达到减少复发的目的。在治疗期间或在恢复以后,对饮食的禁忌也必须注意,一般服用鱼、虾、辣椒、酒等刺激性食物,往往引起复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