若云用人,臣以武職忝任危疆,未嫻吏治,用人難、知人尤難,惟是有功立賞,有罪立罰,不懷成見,不徇偏私而已。臣之所用,如羅建祥、李嘉棠、吳元韜、陳燦,皆嘗稱薦其才,一旦同時獲咎,不能因人多而減去之,亦不能因埤南、彰化滋事之後而諱飾之。倘所劾者謂任用非人,所保者謂邀功欺飾,必且旁皇瞻顧,冀逭人言。後將何以用人?何以辦事?
所陳各節,有無虛偽,天下自有公評。臺灣一海外孤島耳,自改設行省以來,用項較前倍繁,協餉較前轉絀。若坐安簡陋,何以自強?若拘守例章,何以自保?舉凡撫墾以廣幅員,清丈以裕供賦,整頓釐稅,裁汰陋規,臣所以竭力圖維、任勞任怨者,無非就地籌款,為國家建遠大之謨。成效既彰,後便不必仰資鄰省。顧利之所在,人有同情。苟有裨於公家,即不能無損於私橐。謗書所自,臣固逆知其然,徒以區區血性,苟利於國,死生以之。自問無慚,謠諑抑何能恤?天下大事,言易行難。當局苦衷,安能求諒於局外?幸荷聖明開誠訓誡,不敢不詳悉上陳。除臺省缺員應否揀發、另片具奏外,理合遵旨據實覆陳,伏惟聖鑒。
光緒十五年二月十二日奉硃批:覽奏均悉。覆陳各節,均屬明晰。敘述現辦情形,亦尚覈實。該撫嗣後務當實力圖功,虛心集益,固不必顧恤浮言,亦不可固執成見。慎終如始,用副委任。勉之!欽此。
·臺灣暫難改省摺(光緒十一年十月二十七日) 十月十九日准兵部咨:九月初五日欽奉慈禧皇太后懿旨:『醇親王奕環等奏稱,臺灣要區,宜有大員駐紮。臺灣為南洋門戶,關係緊要,自應因時變通,以資控制。著將福建巡撫改為臺灣巡撫,常川駐紮。福建巡撫即著閩浙總督兼管。一切改設事宜,該督撫詳籌奏辦。欽此』。臣查臺灣一島,孤懸海外,為南洋門戶要樞,誠如聖諭關係緊要,自應因時變通,改設巡撫,以資控制。惟微臣到臺年餘,情形稍悉,此中奧曲,不得不瀝陳於聖主之前。
臺灣所出財賦,較之貴州、新疆則有餘,惟沿海八縣之地,番居其六,民居其四,重洋遠隔,倚傍一空,猝有難端,全恃閩疆為根本,聲氣聯絡,痛癢相關,以助孤危之境。上年法人之亂,督臣楊昌濬未到之時、何璟罷官之際,前藩司沈保靖尚能力籌接濟,以救艱危,誠以本省受兵,義難辭卻。即沿海州縣,文報往來,尚通聲氣,亦以地歸本省,不敢膜視其間。若改設臺灣巡撫,與閩省劃界分疆,即督臣顧全大局,一視同仁,司道以下,畛域分明,勢必不相關顧。即以餉論,以後仍須閩省照常接濟,方能養兵辦防。現在籌餉艱難,除不得不用之費,萬難減省,以誤要需;其稍可緩減者,即須力求撙節,惟視事之緩急輕重,次第分籌。臣前陳善後摺,以辦防、練兵、清賦、撫番為急圖。現既詔設臺灣巡撫,必先漸撫生番,清除內患,擴疆招墾,廣布耕民,方足自成一省。
臣查臺番與雲貴苗民、甘肅番回迥異。臺番不相統屬,各社所佔膏腴之地,高山宜茶,平地宜榖,一旦教之耕種,皆成富區。從前撫番,虛糜鉅款,皆由舉辦未能認真。一撫就降,遂若無事。臺南降番甚眾,仇殺依然,聲氣仍歸隔絕。以臣度之,若認真招撫,示以恩威,五年之間,全臺生番,許可盡行歸化。然後再籌分省,土地既廣,財賦自充,庶可無勞內地。刻下外辦防務,內撫生番,鉅款難籌,時形竭蹶。一經改設巡撫,省城必建彰化縣北適中之地。前撫臣岑毓英察勘,形勢昭然。覈計建造城垣、衙署、廟宇之需,又非百萬不可。臣目疾沉重,業經奏乞假歸,如蒙恩准,無論何人接替,若外辦防務,內辦清賦、撫番,又造城垣、衙署,萬端草創,縱使經費有著,亦恐才力難支。
但臺灣重地,經醇親王等統籌全局,冀保海疆,自應派大員駐紮。似可仿照江寧、江蘇規制,添設藩司一員,巡撫以臺灣為行臺,一切規模無須更動。全臺兵政吏治,由巡撫主持,內地由總督兼管。如此分而不分,不合而合,一俟全番歸化,再行改省,以重巖疆。既可寬此數年,從容籌辦,目下又可節省鉅款,騰出資財撫番、設防,先其所急。此臣審度事勢,擬從緩設巡撫之大略也。如蒙採擇,應請飭令王大臣等公同議奏,以期萬全。
至臺灣防務要需,業經片請籌撥借存洋款。覈計設防餉項,惟仗閩省協籌,應請旨飭令將軍古尼音布、督臣楊昌濬自十二年正月起,月由廈門海關協濟餉銀三萬兩,每年協濟銀三十六萬,俟三、五年後臺事有成,或減或停,再行覈議。是否有當,伏候聖裁。
奉光緒十一年十二月十二日上諭:據劉銘傳奏籌度臺灣情形暫難改省,又據楊昌濬奏籌議臺灣改設事宜請添設藩司各一摺,臺灣為南洋門戶,業經欽奉懿旨,將福建巡撫改為臺灣巡撫,劉銘傳所稱從緩改設,著毋庸議。楊昌濬所奏,添設臺北道不如添設藩司,為因地制宜起見,自可准行。惟此次該督所奏尚係大概情形,所有一切應辦事宜,均未籌商定妥。臺灣雖設行省,必須福建聯成一氣,如甘肅、新疆之制,庶可內外相維。著楊昌濬、劉銘傳詳細會商,奏明辦理。欽此。·洋商子口半稅應聲明約章劃清界限摺(光緒十四年三月初三日臺北府發)
本年二月二十七日,准北洋大臣李鴻章電開:總理各國事務衙門奏奉諭旨:『臺灣為通商口岸,洋商向不抽釐,既經該使臣等屢次據約陳請,著將抽收洋商釐金一事,即行停止。至該省應如何徵收落地稅釐,另行設法辦理。欽此』。伏查臺灣停止船貨釐金,改抽百貨釐金,經臣於光緒十三年四月間附片陳明在案。開辦以來,華商照章完釐,凡洋商入內地買土貨,領有三聯單者,完納子口半稅;如未領三聯單者,飭令補完內地稅釐,均照約章辦理,數目持平,各商稱便。間有無恥華商,串通洋人,不領單、亦不完釐,希圖偷漏,經臣嚴飭局卡委員設法抽收。奸商計無可施,慫恿各使臣,屢向總理衙門言及臺灣係通商口岸,非比內地,洋商不應領單,亦不能完釐。中國徵收洋釐,係屬違約等語。由北洋大臣李鴻章轉電前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