卷三
四书:
圣人之行不同也
四句。
易:
象曰:君子夬夬,终无咎也。
○与王山史之二
朱子祠堂之举,适有机缘。今同令弟及诸君相视形势,定于观北三泉之右,择平敞之地,二水合流之所,建立一堡,止用地四五亩,缭以周垣,引泉环之,并通流堂下。前为石坊,列植松柏,内住居民三四家守之。虽所费不訾,但有百金即便兴工,不患无助。春仲弟自来视工。望作一家报,凡择地委人一切托之令弟允塞,仍移书报弟,速为措办可也。
○与王山史之三
接来书及诗,并悉近况,甚慰。今有一诗奉和。孟子曰:「是求无益于得也。」况有损乎?愿执事之益坚此志也。建祠之费,谋之江左,去人未来,弟今先出橐金,代为刱始;一二当事亦有乐助者,期以必待兴工之日,广众之庭,方敢接受。兴工者,聚资之策也,然而多口纷呶,有不欲弟与君共事者,又有贻诗沮止者,弟皆不听。然弟将有江南之行,一去则瓦解矣,是以汲汲为之。欲以秋丁安神,而筑垣盖堂,须百五十日,塑像装饰须百五十日,尔时执事与天生定已旋里。着鞭虽在祖生之先,而成佛自居灵运之后也。来札云「不可小就」,甚合鄙意。若苟且草率,远无以惬四方观者之心,近无以弭同乡议者之口,则不如勿为。今将图样呈览,但有二百金可以先成周垣及祠堂,其后次第为之可耳。至弟一身且未欲卜居,祠中亦非可居也。择地二处具别纸,待江左信至即兴工。弟今来华下,欲待□又老过一晤。令侄北上先寄此。
○答