卷九百九十八 ◎百卉部五
○藜
《毛诗·嘉鱼》曰:南山有台,北山有莱。
《诗义疏》曰:莱,藜也。茎叶皆似王刍。今兖州蒸以为茹,谓之莱。而谯沛人谓鸡苏为来。故《三仓》云:莱,茱萸。此二草异而名同。
《礼记·月令》曰:孟春行夏令,则藜莠,蓬蒿并兴。
《家语》曰:子路见孔子,曰:"负重涉远,不择地而休;家贫亲老,不择禄而仕。昔者由也,事二亲之时,常食藜藿之实,而为负米百里之外。亲殁之后,南游,从车百乘,积粟万锺,累姻狞蘘坐,列鼎而食。愿欲食藜藿,为亲负米,不可复得也!"
又曰:楚昭王聘孔子,孔子往拜,礼也。路出於陈、蔡。陈、蔡大夫日相与谋曰:"孔子贤圣,其所刺讥,皆中诸侯之病。若用於楚,陈、蔡危矣!"遂使兵拒孔子。孔子不得行,绝粮七日,外无道所通,藜羹不充,从者病。孔子愈慷慨讲诵,弦歌不圣。
又曰:曾参,后母遇之无恩,而供养不圣。及其妻为藜蒸不熟,因出之。人曰:"非七出也。"答曰:"藜羹,小物耳。吾欲熟,而不用吾命,况大事乎?"遂出之。
《山海经》曰:泰山有草焉,名曰藜,如荻,可以为疽。(郭璞注曰:为,治也。)
虞盘佑《孝子传》曰:曾子以藜蒸不熟遣妻。
《庄子》曰:孔子穷於陈、蔡间,七日不食,藜羹不糁,颜色甚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