卷八百六十二 ◎饮食部二十
○脍
《周礼·天官·笾人》曰:朝事之笾,其实膴鲍。(郑玄曰:膴,〈月枼〉,生鱼为大脔也。鲍者,於〈米畐〉室中糗幹之,出於江淮也。燕人脍鱼,方寸切,其腴,以啖所贵也。)
《礼·内则》曰:牛脍、羊炙、鱼脍、芥酱。
又曰:大夫燕会,有脍无脯,有脯无脍,士不贰羹胾,庶人耆老不徒食。(尊卑差也。)脍,春用葱,秋用芥;豚,春用韭,秋用蓼。(芥,芥酱也。)肉腥细者为脍,大者为轩。(脍者,先轩之,所谓摄而切之。)
又《少仪》曰:与羊、鱼之腥,聂而切之为脍。(聂之言〈月枼〉也。先藿叶切之,复报切之,则成脍也。)
《诗》曰:来归自镐,我行永久。饮御诸友,炮鳖脍鲤。(鲤,鱼。御,进也。《笺》云:御,侍也。王以告甫远从镐地来,又日月长久,今饮之酒,使其诸友恩旧者待之,又加珍美之馔,所以极劝之也。)
《论语·乡党》曰:脍不厌细。
《春秋佐助期》曰:八月雨后,苽菜生於洿下地中,作羹臛甚美。吴中以鲈鱼作脍,苽菜为羹。鱼白如玉,菜黄若金。称为金羹玉鲈,一时珍食。
《说文》曰:脍,细切肉也。
《释名》曰:脍,会也。细切肉散,分其赤白异切之,乃会和之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