太宗釋張春
天聰辛未,大兵圍大淩河城,生擒明監軍道張春等。春見太宗,不跪,太宗引弓怖之,禮烈親王諫曰:「彼不懼死,射之何為?」乃舍之。春終不失節,以壽終。
世祖許恩養明太子
李自成既去燕西走,攝政王多爾袞亟命吳三桂與英親王阿濟格合軍追擊,而己則以明太子手敕,賺之入都。
時太子已自三桂軍中逸出,匿故內官楊玉外舍。越數明,見京師大局稍定,玉乃為太子易服,送之故嘉定伯周奎府中。奎,烈后父,太子外大父也。奎姪鐸引太子入見故長平公主,兄妹相對泣。奎具酒食以獻,舉家行君臣禮。薄暮,太子哭別而去。數日復至,公主贈以錦袍。後又至,奎留宿,教太子自詭姓劉,為書生,以免禍及,否則即向官府究論。太子不從,奎遂以聞。捕下三法司,刑部主事錢鳳覽勘問,傳訊內侍舊臣,花園內監常進節、指揮官李時蔭僉言此真太子,故司禮王德化亦謂為真。觀者數千,皆應聲呼真太子。
及廷勘,太子言宮中事甚悉,再召故錦衣官嘗侍衛東宮者十人證之,十人同聲對曰:「真也.」獨故貴妃袁氏及故晉王執以為非是,遂下太子,玉,進節,時蔭,德化及錦衣官十人於獄,鳳覽上疏力爭曰:「前太子,危地也,何所覬覦而假之?」於是鳳覽亦被逮下獄.時京師商民皆具疏請釋故太子.又有宛平楊時茂者上疏,請將時茂身肉剁為泥,骨(石坐)成粉,以贖故太子.順天府民人楊博等亦疏請留故太子以奉明祀.疏上,悉留中.而故太子已先一夜絞殺於獄中,鳳覽暨玉等十五人翌日同棄市,時順治甲申十二月辛巳日也.仍令內院傳諭中外,有以真明太子來告者,太子必加恩飬,來告之人亦於優賞.
世祖褒卹淩忠介
淩忠介公義渠為明末十九忠臣之一,順治間歸骨故邱,祖諭知府吳綺護之行,且命為卜葬。褒卹遺忠之典,自世祖開之,不以其効忠勝國而惡之也。
世祖命歌萬古愁曲
明歸震川之孫玄恭所著《萬古愁》一曲,沈鬱瑰瓌,悲壯淋漓,其中實含有民族主義。當時流傳極廣,至達大內。世祖方入關,欲禁之,後不果,乃命樂工歌之以侑食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