寧古塔即寧安縣,其居民之婚禮,無柬帖,無鼓樂,無男女儐相。文定時,父率子從媒介人往婦家謁其父母。明日,女之父母亦從媒介人答謁。行聘曰下茶,羊酒之外,有高桌,鋪紅氈,以盤置茶果、綢緞、布疋陳其上,多者至數十桌。嫁時,匳具如鏡臺箱篋被褥之類亦置於高桌,二人扛之。新婦乘車,必懸紅綠綢於上。入門,拜翁姑,夫婦不交拜。
黑龍江婚嫁
黑龍江居民之結婚也,婚期前一日,女家送奩具,正日進門,第二日下地,第三日回門。富戶之奩物為鞵四十雙,衣三十襲,包金首飾兩事。男家則先備紅襖袴各一,被褥各二,及箱櫃、梳匣,送往女家,俟女家送奩至男家時,攜以俱至。女家所增者,尚有洗衣盆、手巾、胰子等物。
婚日,富女乘花轎,貧女乘喜轎,導以燈籠、喇叭各二。男家迎者曰娶親奶奶,女家送者曰送親奶奶。女家贈點心與壻,謂之觀茶,設席宴新郎新婦,謂之觀席。男家會新親,請其坐第一席。薄暮,新郎新婦登炕坐帳,食長壽麵,開臉。明日,下地,行禮,序長幼。又明日,新郎新婦皆至女家,曰雙回門。抱保平符,符裹五穀、銀戒指、天平等物,筵宴。
直隸有娃娃親
北人呼小孩為娃娃。燕、趙之間,居民家道之小康者,生子三五齡輒為娶及笄之女。家貧子多者輒利其聘貲,從俗遣嫁焉。女至男家,先以父母禮見翁姑,以弟呼其壻,一切井臼、烹調、縫紉之事悉肩任之。夜則撫壻而眠,晝則為之著衣,為之飼食,如保姆然。子長成,乃合卺。其翁姑意謂雇人須工貲,又不能終年無歸家之日,惟聘得貧家女,則所費不多,而指揮工作可以如意。故但計撙節,而子女年齡之相當與否,均置不問。此蓋與江、浙等省之童養媳相類也。
永平婚嫁
永平府某縣之閨範至嚴.女子初嫁,母家必使人偵之。成婚之次日,夫家鼓樂喧闐,賓客雜沓,則大喜;若是日闃然,則女之留否,惟夫家為政,不敢與爭矣。有王姓,嫁女於李氏,卻扇之夕,李以新婦貌陋嫌之。次日,託言非處子,不舉樂,仍呼媒妁送歸母家。女幼失母,隨其嫂以居,嫂知小姑無他,乃問昨夜洞房情事,則固未合歡也。嫂曰:「然則安知其不貞歟?」力言於翁,使翁訟之官,官命驗之,果守禮謹嚴之處子也。乃判李姓,仍以鼓樂迎歸。
常州婚日撤帳
撤帳者,常州結婚之俗也。婚日,新郎新婦既入洞房,皆坐於牀沿,儐相者以果盤所盛之果擲帳中,述吉祥語以祝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