以科名奔走天下士
國家以科名奔走天下士,童子誦習經書,而通其句讀文義,能敷之為文。每歲,所在郡縣,羣聚而試之,其文之明而切、才之秀而可底於成者,則次第其名,以升於州縣若府,州縣若府又試而先後之,上督學使者。使者至,則以校而去取之,按其額以補學官弟子。
其舊為學官弟子者,亦試於使者。試有歲有科,歲分文與武,而科試惟文士而已。使者歲、科試,凡三歲而徧,其子、午、卯、酉之年則有鄉試,取於新舊學官弟子,中是科者,號為舉人。又進於禮部,則有會試,取於鄉試之舉人,中是科者曰進士。丁、辰、戌、丑、未之年,其鄉、會試皆天子簡京朝官之翰、詹、科、道、部曹嫻文者及九卿大員主其試,大抵踵明之故。而士之懷才抱器,毅然思有所表見於當世者,靡不由是以進矣。
萬壽開科原始
康熙壬辰,各省士子以聖壽六十請開恩科,事下禮部,部臣以舊例所無難之。太倉尚書王掞曰:「以萬年之聖主,當六旬之大慶,此豈有成例可援乎?若以糜費為嫌,則民間家長生日,子孫僮僕尚不惜出所有以宴飲娛賓,矧富有四海,而區區計及於此乎?」遂如所請以上,得旨舉行。
考試用五言八韻詩
大小考試皆用五言八韻詩,即試帖也。洪北江嘗謂此於諸體中又若別成一格,有作家而不能為八韻詩者,有八韻詩工而實非作家者,如郎中項家達、主事貴徵,雖不以詩名家,而八韻則極工。項於某年考差,題為「王道如龍首」得「龍」字,五六云:「詎必全身現,能令眾體從。」貴於某年朝考,題為「草色遙看近卻無」得「無」字,五六云:「綠歸行馬外,青人濯龍無。」可云工矣。祭酒吳錫麒於諸作外,復工此體,然道光庚戌考差,題為「林表明霽色」得「寒」字,吳頸聯下句云:「照破萬家寒。」時閱卷者為大學士伯和珅,忽大驚曰:「此卷有破家二字,斷不可取。」吳卷由是斥落。
科場加恩大員子弟
科場定例,現任京官三品以上及翰、詹、科、道,外官藩臬以上,武官提鎮以上之子孫,同胞兄弟、同胞兄弟之子出應鄉試,別編官卷,號曰官生。凡二十人取中一名,較尋常覓舉者,登進差易。又道光以前,凡禮部會試及順天鄉試之主考、房考,其家人族黨有應試迴避者,每別派試官閱卷,或封卷進呈,擇尤錄取,獲售者遂益多。
雍正戊申,各省鄉試後,上諭大學士、尚書、侍郎、都御史、副都御史各大員,有子弟在京闈及本省鄉試未經中式年二十以上者,著各舉文理通順可以取中者一人,開送內閣請旨。尋開列大學士蔣廷錫子溥,吏部尚書嵇曾筠子璜,都御史唐執玉子少游,吏部侍郎史貽直子奕簪,戶部侍郎王廷揚子鏐,禮部侍郎錢以塏子鋈,禮部侍郎鄂爾奇子鄂倫,兵部侍郎楊汝穀子綏,刑部侍郎繆沅子橒,工部侍郎張大有子鴻運,侍郎署理倉場事務涂天相子士炳,副都御史謝玉寵子升等,具奏。得旨:「俱賜舉人。」戶部侍郎劉聲芳子俊邦,因病未應鄉試,亦賜舉人,一體會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