卷第七
乙巳占
卷第七
流星占第四十
流星者,天皇之使,五行之散精也。飞行列宿,告示休咎。若星大,使大;星小,使小。星大则事大而害深,星小则事小而祸浅。有尾迹光为流星,无尾迹者为飞星,至地者为坠星。出则使出,入则使入。干犯灭则为诛罚之象。坠星之所,其下流血,破军杀将,为咎最深。
蜀后主建兴十年,诸葛亮帅大众伐魏,屯兵于渭南。有长星赤而芒角,自东北西南流投营,三投再还,往大还小,占曰:两军相当,有大流星流来走军上及坠军者,皆破败之兆也。九月,亮卒于军营而退,群帅交争,多相残诛。
魏景初二年,司马仲达懿围公孙渊于襄平。八月丙寅夜,有大流星,长数十丈,色白有芒鬣,从首出东北,流坠襄平城东南。占曰:围城而有流星来走城上及坠城中者,军破。又曰:星坠当其下有战伤。又曰:凡星所坠,国易姓。九月,渊突围,走至襄平星坠所,破斩屠城,坑其众。
景元四年六月,大流星二,并如斗见西方,分流南北,光照地,隆隆有声。占曰:流星为贵使,星大者使大。是年钟会、邓艾克蜀。二星二帅之象,二帅相背分流之象应也。钟会既叛,三军怒。隆隆有声,兵将怒之验也。
凡流星有芒角者及有声为怒,色润而迟为喜。疾则事速,缓而事迟。众星皆流,人迁之象。星数流者,天下大兵,急使驰驿之象也,皆以色占。色青为饥为忧,色赤为旱为兵,色黄为喜为土功,色白为兵为刑罚,色黑为病死疾疫。各以其休王占之,各以其日辰所在宿分国属而占。
流星犯日月占第四十一
流星映日而赤色,向日流者,天下不安,帝王易位,人主崩亡,百姓逃窜,九州荒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