卷六上之二
重刊人子须知资孝地理心学统宗卷六上之二
德兴山人徐善继述同着
论诸水凡二十二条
海潮水
海之为水,四渎之所聚也。水势既聚,则龙势大止。故凡大干龙,多止于海滨。而其融结,或产王侯,或生富贵。至于潮水之来,亦可验其吉凶。潮头高而色白者为吉。古歌云:“海水逆潮人爱惜,两浙英雄由此出,十五不潮人叹息。”又云:“江左秀气在潮水,潮白时人多富贵。”如昆山县,近数十年前海潮抵其邑者三,状元亦三应之。又泉州沙塞潮河,近年开通,潮水抵城,而人才盛冠八闽。仙游古潮抵县,故多显贵。宋初,莆田因筑木兰陂,潮止陂下,而贵萃莆阳。故潮关地气盛替。且阴地得潮最吉。如余姚孙忠烈公地,穴前潮水交会,而孙氏满门朱紫。又王阳明先生祖地,在县西十里,穴结平洋。穴前水屈曲而去,海潮一起,涌入朝穴。旧有记云:“封山一地最难求,穴落平洋水绕流。奇峰隐隐云霄见,文魁天下武封侯。”葬后,阳明先生父海日公华登成化辛丑状元,官至南京吏部尚书。阳明登会魁,正德末官南赣都御史,以平宸濠功,封新建伯,南京兵部尚书。隆庆初,追封新建侯,谥文成,果符“文魁天下武封侯”之验。
黄河水
天下之水,发源之远者,惟黄河为最。故其滨河两涯,多为都会,如洛邑、安邑、平阳、蒲坂是也。但水势急峻,变态不一矣。盖黄河上通天运,关系甚大,故其水四时皆浊。若一澄清,则为明王之应。谚云:“黄河清,圣人生。”古歌云“黄河在北四时浊,急风翻浪泥沙恶。五百年来一遍清,此乃南朝圣帝生”是也。皇朝,黄河关系陵寝,冲决不常,未为无虑。司国计者,宜有以备之云。
江水
夫江为四渎之长,亦诸水之所注也。然其势既浩荡,必以弯抱屈曲为吉。故金陵襟带长江,而为天下都会,良有以也。
湖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