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气因形来,断山不可葬也。”洪氏曰:“若崩陷凿断,气脉不续者,不可葬也。”《秘要》曰:“一息不来身是壳。”正此谓也。却亦与自然脱断者不同。山行有断,脉不断则吉耳。
“气因土行,而石山不可葬也。”洪氏曰:“温润颜色鲜明者,吉也。”又有奇异地,隐于石间而有土穴者,又有凿开顽石,下有土穴者,又皆吉地,不以此拘。惟焦坛、麻黑、青板,锥凿不入,顽硬之石,不可葬也。
“气以势止,而过山不可葬也。”洪氏曰:“气因势而止,穴因形而结。若其势竟去不住,曰过龙。两边插桡棹,似龙虎,昧者误下。又有腰结及斩关穴不同者。”杨公云:“好地多从腰里落,回转余枝作城廓。”非过也。何以辨之?曰有穴。
“气以龙会,而独山不可葬也。”支龙行度,兄弟同宗,雌雄并出。及其止也,城郭完密,众山会集,方成形穴。今则单山孤露无情,故不可葬。却有等支龙,不生手足,一起一伏,金木行度,一路平阳,两边以水为卫送,为养荫。及其止也,雌雄交会,大江或朝或横,外阳远案,在乎缥缈之间。纵有阴砂,仅高数寸而已。此又不可以孤露而弃之。何也?盖得水为上,藏风次之,所以贵也。
又穴有五要,葬有六凶。
葬其所会,乘其所来,审其所废,择其所相,避其所害。阴阳交错为一凶,岁时之乖为二凶,力小图大为三凶,凭福恃势为四凶,替上逼下为五凶,变应怪见为六凶。
又穴有三吉:天光下临,地德上载,藏神合朔,神迎鬼避一吉也洪氏曰:“天有一星,地有一穴。天星地形,上下相应。”张燕公曰:神谓人之神魂。合朔谓岁月日时也。谓藏神合夫吉朔也。神迎鬼避,亦年月得吉之义。阴阳冲和,五士四备,二吉也孤阳不生,独阴不成。二五感合,乃能冲和。乃刚柔相济之处,是为吉穴。《中庸》曰:“致中和,天地位焉,万物育焉。”其斯之谓与?五土四备,黑不与。红黄为上也。目力之巧,工力之具,趍全避缺,增高益下,三吉也目力巧而能趍全避缺,工力具则能增高益下,是故裁成辅相在人。大凡作用之法,随宜料理,千变万化,本无定式,全在心目灵巧而相度之。蔡牧堂所谓“善者尽其当然,而不害其为自然;不善者泥乎自然,而卒不知其所当然。”道不虚行,存乎人耳。
杨公三不葬:一曰有龙无穴不葬,二曰有穴无人不葬无德之人,三曰有人无时不葬年月未利。
厉伯韶四不下:无穴不下,无德不下,无福不下,无期不下。
陈希夷先生四要:要龙眞,要穴正,要葬善,要时宜。按:希夷先生为种仿扦一地葬母,在豹林谷。既定穴,时未利,约以期。至期,先生未至,种遂葬。窀穸毕,先生至,叹曰:“此地当出数代宰执,惜葬法未善,但出数将而已。”果复出种世衡、种谔等数人,为将有声。见朱子所著《宋代名臣言行录种仿传》。此见葬法矩度,不可有失。而扦穴之妙,诚难矣哉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