卷四上之二
穴在巅岭仰面,故曰仰高。要立穴处有平坦为眞。
穴在龙脊上,故曰骑刑,要立穴处平坦为眞。亦曰玄武吐舌。《吴公穴法》云:“玄武嘴长高处点,高处寻平坦。”杨公谓之地刦。《经》云:“地刦穴下原有嘴,玄武扛尸正谓此。退田笔动土牛走,其寔玄武长而已。虽长山水若横阑,地刦翻然增福祉。”与压杀穴同。
穴在星头之下,故曰凭高。要立穴处有平坦为眞。
地穴者,山势如卧,星头如仰,出脉、结穴、生晕皆低,朝应、龙虎四势相等,明堂、水城件件应副。此是山水结聚于下,移上则散。其体有三:在山麓者即悬乳穴,在星体之下者即脱杀穴。其在正体之下,忌交剑水,如月形藏龟,所谓“水边花发水中红”者也,宜用粘法。在平地之上,田之中者,即藏龟穴,宜用撞法。地穴就水而下,脉来宜急也。此穴得水近堂,若明堂端正,水合法度,求富甚快。
悬乳穴在垂乳头,粘山麓处结穴,宜用粘法,以缀杖下之。
脱杀穴在星体之下,离山脉处结穴。宜用粘法,以离杖下之。
藏龟穴在平地,有微钳微突处结穴,宜用撞法下之。
人穴者,山势如坐,星头不俯不仰,出脉、结穴、生晕皆不高不低,朝应、龙虎、四势相等,明堂、水城件件应副。此是山水结聚于中,移上移下皆散,唯一体,在山之腰,名藏杀穴,用撞法。若脉来急,用倚法。人穴避风而下,来脉宜不缓不急。
人穴唯此一格,在山之腰。脉来缓者,穴居其中,即撞法。脉来急者,穴居一边,即倚法。穴不可太高,太高则为天罡穴,伤龙;不可太低,太低则为泥水穴,伤穴。
天穴主贵,地穴主富,人穴有富有贵,此大概之言,不可信也。但贵地多高明,富地多沈暗。高明多是天穴,沈暗多是地穴。盖贵地其龙穴沙水自然清秀,天穴山水扩,富穴多临田醮水,山不明,水不秀,而近于浊,亦自然之应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