野猪
(《唐本草》)
【集解】宗 曰∶野猪,陕、洛间甚多。形如家猪,但腹小脚长,毛色褐。作群行,猎人惟敢射最后者;若射中前者,则散走伤人。其肉赤色如马肉,食之胜家猪,牝者肉更美。
诜曰∶冬月在林中食橡子。其黄在胆中,三岁乃有,亦不常得。
时珍曰∶野猪处处深山中有之,惟关西者时或有黄。其形似猪而大。牙退场门外,如象牙。
其肉有至二三百斤者。能啖蛇虺。《淮南子》曰∶野彘有艽 槎栉,窟虚连比,以象宫室,阴以防雨,景以蔽日。亦其知也。范致能《虞衡志》云∶岭南一种懒妇,似山猪而小,善害田禾。惟以机轴纺织之器置田所,则不复近也。
肉 【气味】甘,平,无毒。宗 曰∶微动风。
诜曰∶不发病,减药力,与家猪不同。但青蹄者不可食,微动风。
时珍曰∶服巴豆药者忌之。
【主治】癫痫,补肌肤,益五脏,令人虚肥,不发风虚气(孟诜)。
不过十顿(《日华》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