驼
(宋《开宝》)
【释名】橐驼(《汉书》)、骆驼。
时珍曰∶驼能负囊橐,故名。方音讹为骆驼也。
【集解】马志曰∶野驼、家驼生塞北、河西。其脂在两峰内,入药俱颂曰∶野驼,今惟西北番界有之。家驼,则北中人家蓄养生息者,入药不及野驼。
时珍曰∶驼状如马,其头似羊,长项垂耳,脚有三节,背有两肉峰如鞍形,有苍、褐、黄、紫数色,其声曰 ,其直上如野狼烟。其力能负重,可至千斤,日行二三百里。又能知泉源水脉风候。凡伏流人所不知,驼以足踏处即得之。流沙夏多人以为验也。其卧而腹不着地,屈日行千里。土番有独峰驼。《西域呼为封牛,亦曰《南史》云滑国有两脚驼,诸家所未闻也。
驼脂 即驼峰。脂在峰内,谓之峰子油。入药以野驼者为良。
宗 曰 【气味】甘,温,无毒。 《镜源》曰∶能柔五金。
【主治】顽痹风瘙,恶疮毒肿死肌,筋皮挛缩, 损筋骨。火炙摩之,取热气透肉。亦和米粉作煎饼食之,疗痔(《开宝》)。治一切风之(大明)。主虚劳风,有冷积者,以烧酒调服之(《正要》)。
【附方】新一。
盏和化服之,加至一匙,日三服。(《圣济总录》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