乌鸦
(宋《嘉 》)
【释名】鸦乌(《小尔雅》)、老雅(雅与鸦同)、 (音预)、鹎 (音匹居)、楚乌(《诗义问》)、大觜乌(《禽经》。
【集解】时珍曰∶乌鸦大嘴而性贪鸷,好鸣,善避缯缴,古有鸦经以占吉凶。然北人喜鸦恶鹊,南人喜鹊恶鸦,惟师旷以白项者为不祥,近之。
肉 【气味】酸、涩,平,无毒。
诜曰∶肉涩臭不可食,只可治病。
藏器曰∶肉及卵食之,令人昏忘,把其毛亦然。盖未必昏,为其膻臭耳。
【主治】瘦病咳嗽,骨蒸劳疾。腊月以瓦瓶泥固烧存性,为末,每饮服一钱。又治小儿痫疾及鬼魅(《嘉 》)。
治暗风痫疾,及五劳七伤,吐血咳嗽,杀虫(时珍)。
【发明】颂曰∶乌鸦今人多用治急风,而《本经》不着。宜于腊月捕取翅羽、觜、足全者,泥固 过,入药治诸风,乌犀丸中用之(见《和剂局方》)。
时珍曰∶《圣济总录》治破伤中风,牙关紧急,四肢强直,有金乌散, 过入药,品多不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