黄颡鱼
(《食疗》)
【释名】黄 鱼(古名)
时珍曰∶颡、颊以形, 以味, 以声也。今人析讹矣。
【集解】时珍曰∶黄颡,无鳞鱼也。身尾俱似小 ,腹下黄,背上青黄,腮下有二横骨,两须,有胃。群游作声如轧轧。性最难死。陆玑云∶鱼身燕头,颊骨正黄。鱼之有力能飞跃者。陆佃云∶其胆春夏近下,秋冬近上。亦一异也。
【气味】甘,平,微毒。
诜曰∶无鳞之鱼不益人,发疮疥。
时珍曰∶反荆芥,害人。
【主治】肉,至能醒酒(弘景)。祛风(吴煮食,消水肿,利小便。烧灰,治瘰 久溃不收敛,及诸恶疮(时珍)。
【附方】新三。
水气浮肿∶用黄颡三尾,绿豆一合,大蒜三瓣,水煮烂,去鱼食豆,以汁调商陆末一钱服。其水化为清气而消。诗云∶一头黄颡八须鱼,绿豆同煎一合余。白煮作羹水肿自消除。(《集要》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