鲤鱼
(《本经》上品)
【释名】时珍曰∶鲤鳞有十字纹理,故名鲤。虽困死,鳞不反白。
颂曰∶崔豹云∶兖州人呼赤鲤为玄驹,白鲤为黄骥,黄鲤为黄骓。
【集解】《别录》曰∶生九江池泽。取无时。
颂曰∶处处有之。其脊中鳞一道,从头至尾,无大小,皆三十六鳞,每鳞有小黑点。诸弘景曰∶鲤为诸鱼之长,形既可爱,又能神变,乃至飞越江湖,所以仙人琴高乘之也。
山上水中有此,不可食。
肉 【气味】甘,平,无毒。《日华》曰∶凉,有小毒。
宗 曰∶鲤,至阴之物,其鳞故三十六。阴极则阳复,故《素问》言鱼热中。王叔和言热则生风,食之多时珍曰∶按∶丹溪朱氏言∶诸鱼在水,无一息之停,皆能动风动火,不独鲤也。
诜曰∶鲤脊上两筋及黑血有毒,溪涧中者毒在脑,俱不可食。凡炙鲤鱼不可使烟入目,损目光,三日内必验也。天行病后、下痢及宿症,俱不可食。服天门冬、朱砂人不可食可合犬肉及葵菜食。
【主治】煮食,治咳逆上气,黄胆,止渴。生者,治水肿脚满,下气(《别录》)。治怀妊身肿,及胎气不安癖气块,横关伏梁,结在心腹(藏器喘咳嗽,下乳汁,消肿。米饮调服,治大人小儿暴痢。用童便浸煨,止反胃及恶风入腹珍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