蛤蚧
【修治】 曰∶其毒在眼。须去眼及甲上、尾上、腹上肉毛,以酒浸透,隔两重纸缓焙令干,以瓷器盛,悬屋东角上一夜用之,力可十倍,勿伤尾也。
鬣内不净,以酥炙用(或用蜜炙)。
李 曰∶凡用须炙令黄色,熟捣。口含少许,奔走不喘息者,为真也。宜丸散中用【气味】咸,平,有小毒。《日华》曰∶无毒。
【主治】久咳嗽,肺劳传尸,杀鬼物邪气,下淋沥,通水道(《开下石淋,通月经,治肺气,疗咳血(《日华》)。肺痿咯血,咳嗽上气,治折伤(《海药》)。
补肺气,益精血,定喘止嗽,疗肺痈消【发明】 宗 曰∶补肺虚劳嗽有功。
时珍曰∶昔人言补可去弱,人参羊肉之属。蛤蚧补肺气,定喘止渴,功同人参。益阴血,助精扶羸,功同羊肉。近世治劳损痿弱,许叔微治消渴,皆用之,俱取其滋补也。刘纯云∶气液衰、阴血竭者,宜用之。何大英云∶定喘止嗽,莫佳于此。
【附方】旧二。
久嗽肺痈∶宗 曰∶久嗽不 噎痛。用蛤蚧、阿胶、鹿角胶、生犀角、羚羊角各二钱半,用河水三升,银石器内容火熬至半升,滤汁。时浮 半两为末,化蜡四两,和作六饼。每煮糯米薄粥一盏,投入一饼搅化,细细热呷之。(《普济》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