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《本经》上品)
【释名】 时珍曰∶按∶许慎《说文》∶龙字篆文象形。《生肖论》云∶龙耳亏聪,故谓之龙。《梵书 【集解】 时珍曰∶按∶罗愿《尔雅翼》云∶龙者鳞虫之长。王符言其形有九似∶头似驼,角似鹿,眼似兔,耳似牛,项似蛇,腹似蜃,鳞似鲤,爪似鹰,掌似虎,是也。其背有八十一鳞,具九九阳数。其声如戛铜盘。口旁有须髯,颔下有明珠,喉下有逆鳞。头上有博山,又名尺木,龙无尺木不能升天。呵气成云,既能变水,又能变火。陆佃《埤雅》云∶龙火得湿则焰,得水则燔,以人火逐之即息。故人之相火似之。龙,卵生思抱,雄鸣上风,雌鸣下风,因风而化。《释典》云∶龙交则变为二小蛇。又小说载龙性粗猛,而爱美玉、空青,喜嗜燕肉,畏铁及 草、蜈蚣、楝叶、五色丝。故食燕者忌渡水,祈雨者用燕,镇水患者用铁者用 草,祭屈原者用楝叶、色丝裹粽投江。医家用龙骨者,亦当知其性之爱龙骨 《别录》曰∶生晋地川谷,及太山岩水岸土穴中死龙处。采无时。
弘景曰∶今多出梁、益、巴中。骨欲得脊脑,作白地锦纹,舐之着舌者良。齿小强,犹有齿形。角强而实。皆是龙蜕,非实死也。
曰∶剡州、沧州、太原者为上。其骨细纹广者是雌,骨粗纹狭者是雄。五色具者上;白色、黄色者中,黑色者下。凡经落不净,及妇人采者,不用。
今并出晋地。生硬者不好,五色具者良。其青、黄、赤、白、黑,亦应随色与脏五芝、五石英、五石脂,而《本经》不论及。
春水时至,鱼登龙门,蜕骨甚多。人采骨即此鱼之骨乎?又孙光宪《北梦琐言》云∶五 前一物如蓝色,纹如乱锦,人莫之识。则龙亦有死者矣。
宗 曰∶诸说不一,终是臆度。曾有崖中崩出一副,肢体头角皆备,不知蜕耶?毙耶?
谓 文言 死龙之骨,若以为蜕,终是臆说。
寇诸说皆两疑之。窃谓龙,神豢龙氏醢龙以食;《述异记》云∶汉张华得龙肉 【修治】 曰∶凡用龙骨,先煎香草汤浴两度,捣粉,绢袋盛之。用燕子一只,去肠肚,安袋于内,悬井面上,一宿取出,研粉。入补肾药中,其效如神。
时珍曰∶近世方法,但 赤为粉。亦有生用者。《事林广记》云∶用酒浸一宿,焙干研粉,水飞三度用。如急用,以酒煮焙干。或云∶凡入药,须水飞过晒干。每斤用黑豆一斗,蒸一伏时,晒干用。否则着人肠胃,晚年作热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