五加
(《本经》上品)
【释名】五佳(《纲目》)、五花(《炮炙论》)
追风 时珍曰∶此药以五叶交加者良,故名五加,又名五花。杨慎《丹铅录》作五佳,云一枝五叶者佳故也。蜀人呼为白刺。谯周《巴蜀异物志》名文章草。有赞云∶文章作酒,能成其味。
以金买草,不言其贵。是矣。本草豺漆、豺节之名,不知取何义也?颂曰∶蕲州人呼为木骨,吴中俗名追风使。
【集解】《别录》曰∶五加皮五叶者良,生汉中及冤句。五月、七月采茎,十月采根,阴干。弘景曰∶近道处处有之,东间弥多。四叶者亦好。颂曰∶今江淮、湖南州郡皆有之。
春生苗,茎、叶俱青,作丛。赤茎又似藤蔓,高三、五尺,上有黑刺。叶生五叉作簇者良。
四叶、三叶者最多,为次。每一叶下生一刺。三、四月开白花,结细青子,至六月渐黑色。
根若荆根,皮黄黑,肉白色,骨坚硬。一说今有数种∶汴京、北地者,大片类秦皮、黄柏辈,平直如板而色白,绝无气味,疗风痛颇效,余无所用。吴中乃剥野椿根皮为五加,柔韧而无味,殊为乖失。今江淮所生者,根类地骨皮,轻脆芬香。其苗茎有刺类蔷薇,长者至丈余。
叶五出,香气如橄榄。春时结实,如豆粒而扁,青色,得霜乃紫黑。俗但名为追风使,以渍酒疗风,乃不知其为真五加皮也。今江淮、吴中往往以为藩蓠,正似蔷薇、金樱辈,而北间多不知用此种。 曰∶五加皮树本是白楸树。其上有叶如蒲叶,三花者是雄,五花者是雌。
阳人使阴,阴人使阳,剥皮阴干。机曰∶生南地者类草,故小;生北地者类木,故大。时珍曰∶春月于旧枝上抽条叶,山人采为蔬茹。正如枸杞生北方沙地者皆木类,南方坚地者如草类也。唐时惟取峡州者充贡。雷氏言叶如蒲者,非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