楸
(《拾遗》)
【释名】 。
时珍曰∶楸叶大而早脱,故谓之楸; 叶小而早秀,故谓之 。唐时立秋日,京师卖楸叶,妇女、儿童剪花戴之,取秋意也。《尔雅》云∶叶小而 , 。叶大而 ,楸。 ,音鹊,皮粗也。
【集解】见梓下。
周定王曰∶楸有二种。一种刺楸,其树高硕,皮色苍白,上有黄白斑点,枝梗间多大刺。叶似楸而薄,味甘,嫩时炸熟,水淘过拌食。
时珍曰∶楸有行列,茎干直耸可爱。至秋垂条如线,谓之楸线,其木湿时脆,燥则坚,故谓之良材,宜作棋枰,即梓之赤者也。
木白皮 【气味】苦,小寒,无毒。 曰∶微温。
【主治】吐逆,杀三虫及皮肤虫。煎膏,粘敷恶疮疽 ,痈肿疳痔。除脓血,生肌肤,长筋骨(藏器)。消食涩肠下气,治上气咳嗽。亦入面药(效 【附方】旧一,新一。
疮∶楸枝作煎,频洗取效。(《肘后方》)
白癜风疮∶楸白皮五斤,水五斗,煎五升,去滓,煎如稠膏。日三摩之。(《圣济总录》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