厚朴
(《本经》中品)
【校正】并入有名未用逐折。
【释名】烈朴(《日华》)、赤朴(《别录》)、浓皮(同)、重皮(《广雅》),树名榛(《别录》),子名逐折(《别录》)。
时珍曰∶其木质朴而皮浓,味辛烈而色紫赤,故有厚朴、烈、赤诸名。
颂曰∶《广雅》谓之重皮,方书或作浓皮也。
【集解】《别录》曰∶厚朴生交趾、冤句。三月、九月、十月采皮弘景曰∶今出建平、宜都。极浓、肉紫色为好,壳薄而白者不佳。俗方多用,道家不须也。
颂曰∶今洛阳、陕西、江淮、湖南、蜀川山谷中往往有之,而以梓州、龙州者为上。木高三、四丈,径一、二尺。春生叶如槲叶,四季不凋。红花而青实。皮极鳞皱而浓,紫色多润者佳,薄宗 曰∶今伊芳阳县及商州亦有,但薄而色淡,不如梓州者浓而紫色有油。
时珍曰∶朴树肤白肉紫,叶如槲叶。五、六月开细花,结实如冬青子,生青熟赤,有核。七、八月采之,味甘美。
皮 【修治】 曰∶凡使要紫色味辛者为好,刮去粗皮。入丸散,若入汤饮,用自然姜汁八两炙尽为度。
大明曰∶凡入药去粗皮,用姜汁炙,或浸炒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