柏
颂曰∶性寒。
之才曰∶瓜子、牡蛎、桂为之使。畏菊花、羊蹄、诸石及面曲。伏砒、硝。
弘景曰∶柏之叶、实,服饵所重。此云恶曲,而人以酿酒无妨。恐酒米相和,异单用也。
【主治】吐血、衄血,痢血、崩中、赤白,轻身益气,令人耐寒暑,去湿痹,止饥(《别录》)。治冷风历节疼痛,止尿血(甄权)。
炙, 冻疮。烧取汁涂头,黑润鬓发(大明)。敷汤火伤,止痛灭瘢。服之,疗蛊痢。
作汤常服,杀五脏虫,益人(苏颂)。
【发明】震亨曰∶柏属阴与金,善守。故采其叶,随月建方,取其多得月令之气。此补阴之要药,其性多燥,久得之大益脾土,以滋其肺。
时珍曰∶柏性后凋而耐久,禀坚凝之质,乃多寿之木,所以可入服食。道家以之点汤常饮,元旦以之浸酒辟邪,皆有取于此。麝食之而体香,毛女食之而体轻,亦其证验矣。毛女者,秦王宫人。关东贼至,惊走入山,饥无所食。有一老公教吃松柏叶,初时苦涩,久乃相宜,遂不复饥,冬不寒,夏不热。至汉成帝时,猎者于终南山见一人,无衣服,身生黑毛,跳坑越涧如飞,乃密围获之,去秦时二百余载矣。事出葛洪《抱朴子》书中。
【附方】旧十,新十一。
服松柏法∶孙真人《枕中记》云∶尝以三月、四月采新生松叶,长三、四寸许,并花蕊阴干;又于深山岩谷中,采当年新生柏叶,长二、三寸者,阴干,为末,白蜜丸如小豆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