杏
(《别录》下品)
【释名】甜梅。
时珍曰∶杏字篆文象子在木枝之形。或云从口及从可者,并非也。《江南录》云∶杨行密改杏名甜梅。
【集解】《别录》曰∶杏生晋山川谷。五月采之。
颂曰∶今处处有之。有数种∶黄而圆者名金杏,相传种出自济南郡之分流山,彼人谓之汉帝杏,言汉武帝上苑之种也。今近汴洛皆种之,熟最早。其扁而青黄者名木杏,味酢不及之。
山杏不堪入药。杏仁今以从东来人家种者为胜。
宗 曰∶金杏深赭色,核大而扁,乃接成者,其味最胜。又有白杏,熟时色青白或微黄,味甘淡而不酢。生杏可晒脯作干果食之。山杏辈只可收仁用耳。
时珍曰∶诸杏,叶皆圆而有尖,二月开红花,亦有千叶者,不结实。甘而有沙者为沙杏,黄而带酢者为梅杏,青而带黄者为柰杏。其金杏大如梨,黄如橘。《西京杂记》载蓬莱杏花五色,盖异种也。按∶王祯《农书》云∶北方肉杏甚佳,赤大而扁,谓之金刚拳。凡杏熟时,榨浓汁,涂盘中晒干,以手摩刮收之,可和水调 食,亦五果为助之义也。
实 【气味】酸,热,有小毒。生食多,伤筋骨(《别录》)。
颂曰∶杏之类梅者味酢,类桃者味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