鸡
(《纲目》)
【释名】鸡菌。
时珍曰∶南人谓为鸡 ,皆言其味似之也。
【集解】时珍曰∶鸡 出云南,生沙地间丁蕈也。高脚伞头。土人采烘寄远,以充方物。
点茶、烹肉皆宜。气味皆似香蕈,而不及其风韵也。又广西横州出雷菌,遇雷过即生,须疾采之,稍迟则腐或老,故名。作羹甚美,亦如鸡 之属。
此数种其价并珍。
【气味】甘,平,无毒。
【主治】益胃清神,治痔(时珍)。
又以鸡骨占年。其鸣也知时刻,其栖也知阴晴。《太清外术》言∶蓄蛊之家,鸡辄飞去。《万毕术》言∶其羽焚之,可以致风。《五行志》言∶雄鸡毛烧着酒中饮之,所求必得。古人言鸡能辟邪,则鸡亦灵禽也。不独充庖而已。
诸鸡肉 【气味】食忌 诜曰∶鸡有五色者,玄鸡白首者,六指者,四距者,鸡死足不伸者,并不可食,害人。时珍曰∶《延寿书》云∶阉鸡能啼者有毒。四月勿食抱鸡肉,令人作痈成漏,男女虚乏。弘景曰∶小儿五岁以下食鸡生蛔虫。鸡肉不可合葫蒜、芥、李食,不可合犬肝、犬肾食,并令人泄痢。同兔食成痢,同鱼汁食成心瘕,同鲤鱼食成痈疖,同獭肉食成遁尸,同生葱食成虫痔,同糯米食生蛔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