苦瓠
(《本经》下品)
【释名】苦匏(《国语》)、苦壶卢。
【集解】《别录》曰∶苦瓠生晋地。
弘景曰∶今瓠忽有苦者,如胆不可食,非别生一种也。又有瓠 ,亦是瓠类。
恭曰∶《本经》所论,都是苦瓠 尔。陶谓瓠中苦者,大误矣。瓠中时有苦者,不入药用,无所主疗,亦不堪啖。瓠与瓠 ,原种各别,非甘者变为苦也。
保升曰∶瓠即匏也。有甘、苦二种∶甘者大,苦者小。
机曰∶瓠壶有原种是甘,忽变为苦者。俗谓以鸡粪壅之,或牛马踏践则变为苦。陶说亦有所见,未可尽非也。
时珍曰∶《诗》云∶匏有苦叶。《国语》云∶苦匏不材,于人共济而已。皆指苦壶而言,即苦瓠也。瓠、壶同音,陶氏以瓠作护音释之,所以不稳也。应劭《风俗通》云∶烧穣可以杀 瓠。或云畜瓠之家不烧穣,种瓜之家不焚漆。物性相畏也。苏恭言∶服苦瓠过分,吐利不止者,以黍穣灰汁解之。盖取乎此。凡用苦瓠,须细理莹净无 翳者乃佳,不尔有毒。
瓤及子 【气味】苦,寒,有毒。
【主治】大水,面目四肢浮肿,下水,令人吐(《本经》)利石淋,吐呀嗽囊结,疰蛊痰饮。又煮汁渍阴,疗小便不通(苏恭)。煎汁滴鼻中,出黄水,去伤冷鼻塞,黄胆(藏器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