马齿苋
(《蜀本草》)
【释名】马苋(《别录》)、五行草(《图经》)、五方草(《纲目》)、长命菜(同上)、九头狮子草。时珍曰∶其叶比并如马齿,而性滑利似苋,故名。俗呼大叶者为 耳草,小叶者为鼠齿苋,又名九头狮子草。其性耐久难燥,故有长命之称。《宝藏论》及《八草灵变篇》并名马齿龙芽,又名五方草,亦五行之义。颂曰∶马齿苋虽名苋类,而苗、叶与苋都不相似。
一名五行草,以其叶青、梗赤、花黄、根白、子黑也。藏器曰∶《别录》以马齿与苋同类。
二物既殊,今从别品。
【集解】 弘景曰∶马苋与苋别是一种,布地生,实至微细,俗呼马齿苋,亦可食,小酸。
保升曰∶此有二种∶叶大者不堪用;叶小者节叶间有水银,每十斤有八两至十两已来。
然至难燥,当以槐木捶碎,向日东作架晒之,三、两日即干如隔年矣。入药须去茎,其茎无效。
曰∶凡使勿用大叶者,不是马齿苋,亦无水银。
时珍曰∶马齿苋,处处园野生之。柔茎布地,细叶对生。六、七月开细花,结小尖实,实中细子如葶苈子状。人多采苗煮晒为蔬。方士采取,伏砒结汞,煮丹砂,伏硫黄,死雄制雌,别有法度。一种水马齿,生水中,形状相类,亦可 食。
见王西楼野《菜谱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