香
(《唐本草》)
【校正】自草部移入此。
【释名】茴香,八角珠。
颂曰∶ 香,北人呼为茴香,声相近也。
思邈曰∶煮臭肉,下少许,即无臭气,臭酱入末亦香,故曰茴香。
时珍曰∶俚俗多怀之衿衽咀嚼,恐 香之名,或以此也。
【集解】颂曰∶今交、广诸地及近郡皆有之。入药多用番舶者,或云不及近处者有力。
三月生叶似老胡荽,极疏细,作丛。至五月茎粗,高三、四尺。七月生花,头如伞盖,黄色。结实如麦而小,青色。北人呼为土茴香。八、九月采实阴干。今近道人家园圃种之甚多。川人多煮食其茎叶。
宗 曰∶云似老胡荽者误矣,胡荽叶如蛇床。 香虽有叶之名,但散如丝发,特异诸草也。时珍曰∶茴香宿根,深冬生苗作丛,肥茎丝叶。五、六月开花,如蛇床花而色黄。结子大如麦粒,轻而有细棱,俗呼为大茴香,今惟以宁夏出者第一。其他处小者,谓之小茴香。
自番舶来者,实大如柏实,裂成八瓣,一瓣一核,大如豆,黄褐色,有仁,味更甜,俗呼舶茴香,又曰八角茴香(广西左右江峒中亦有之),形色与中国茴香迥别,但气味同尔。北人得之,咀嚼荐酒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