饴糖
(《别录》上品)
【释名】饧(音徐盈切)。
时珍曰∶按∶刘熙《释名》云∶糖之清者曰饴,形怡怡然也。稠者曰饧,强硬如 也。
如饧而浊者曰 。《方言》谓之 (音长皇)。
《楚辞》云∶ 蜜饵有 ,是也。
嘉谟曰∶因色紫类琥珀,方中谓之胶饴,干枯者名饧。
【集解】 弘景曰∶方家用饴,乃云胶饴,是湿糖如浓蜜者。其凝强及牵白者饧糖,不入韩保升曰∶饴,即软糖也。北人谓之饧。糯米、粳米、秫粟米、蜀秫米、大麻子、枳子、黄精、白术并堪熬造。惟以糯米作者入药,粟米者时珍曰∶饴饧,用麦 或谷芽同诸米熬煎而成,古人寒食多食饧,故医方亦收用之【气味】甘,大温,无毒。入太阴经。
宗 曰∶多食动脾风。
震亨曰∶饴糖属土而成于火,大发湿中之热。寇氏谓其动脾风,言末而遗本矣。
时珍曰∶凡中满吐逆、秘结牙 、赤目疳病者,切宜忌之,生痰动火最甚。甘属土,肾病毋多食甘,甘伤肾,骨痛而齿落,皆指此类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