曲
(宋《嘉 》)
【释名】酒母。
时珍曰∶曲以米、麦包罨而成,故字从麦、从米、从包省文,会意也。酒非曲不生,故曰酒母。《书》云∶若作酒醴,尔惟曲 。是矣。刘熙《释名》云∶曲,朽也,郁使生衣败朽也。
【集解】藏器曰∶曲,六月作者良。入药须陈久者,炒香用。
时珍曰∶曲有麦、面、米造者不一,皆酒醋所须,俱能消导,功不甚远。造大小麦曲法∶用大麦米或小麦连皮,井水淘净,晒干。六月六日磨碎,以淘麦水和作块,楮叶包扎,悬风处,七十日可用矣。造面曲法∶三伏时,用白面五斤,绿豆五升,以蓼汁煮烂。辣蓼末五两,杏仁泥十两,和踏成饼,楮叶裹悬风处,候生黄收之。造白曲法∶用面五斤,糯米粉一斗,水拌微湿,筛过踏饼,楮叶包挂风处,五十日成矣。又米曲法∶用糯米粉一斗,自然蓼汁和作圆丸,楮叶包挂风处,七七日晒收。此数种曲皆可入药。其各地有入诸药草及毒药者,皆有毒,惟可造酒,不可入药也。
小麦曲 【气味】甘,温,无毒。
震亨曰∶麸皮曲∶凉,入大肠经。
【主治】消谷止痢(《别录》)。平胃气,消食痔,治小儿食痫(苏恭)。调中下气,开胃,疗脏腑中风寒(藏器)。主霍乱、心膈气、痰逆,除烦,破症结(孟诜)。补虚,去冷气,除 肠胃中塞,不下食,令人有颜色(吴瑞)。落胎,并下鬼胎(《日华》)。止河鱼之腹疾(梁简文帝《劝医文》)。
大麦曲 【气味】同前。
【主治】消食和中,下生胎,破血。取五升,以水一斗煮三沸,分五服,其子如糜,令母肥盛(时珍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