粟米
(即小米)
【气味】咸,微寒,无毒。时珍曰∶咸、淡。
宗 曰∶生者难化。熟者滞气,隔食,生虫。
藏器曰∶胃冷者不宜多食。粟浸水至败者,损人。
瑞曰∶与杏仁同食,令人吐泻。雁食粟,翼重不能飞。
【主治】养肾气,去脾胃中热,益气。陈者∶苦,寒。治胃热消渴,利小便(《别录》)。
止痢,压丹石热(孟诜)。水煮服,治热腹痛及鼻衄。为粉,和水滤汁,解诸毒,治霍乱及转筋入腹,又治卒得鬼打(藏器)。解小麦毒,发热(士良)。治反胃热痢。煮粥食,益丹田,【发明】弘景曰∶陈粟乃三、五年者,尤解烦闷,服食家亦将食之。
宗 曰∶粟米利小便,故能益脾胃。
震亨曰∶粟属水与土。陈者最硬难化,得浆水乃化也。
时珍曰∶粟之味咸淡,气寒下渗,肾之谷也,肾病宜食之。虚热消渴泄痢,皆肾病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