稻穣
(即稻秆)
【气味】辛、甘,热,无毒。
【主治】黄病如金色,煮汁浸之;仍以谷芒炒黄为末,酒服(藏器)。烧灰,治坠扑伤损 【发明】颂曰∶稻秆灰方,出刘禹锡《传信方》。云∶湖南李从事坠马扑伤损,用稻秆烧灰,以新熟酒连糟入盐和,淋取汁,淋痛处,立瘥也。
时珍曰∶稻穣煮治作纸,嫩心取以为 ,皆大为民利。其纸不可贴疮,能烂肉。按∶《江湖纪闻》云∶有人壁虱入耳,头痛不可忍,百药不效。用稻秆灰煎汁灌入,即死而出也。
【附方】旧一,新八。
消渴饮水∶取稻穣中心烧灰。每以汤浸一合,澄清饮之。(危氏)
喉痹肿痛∶稻草烧取墨烟,醋调吹鼻中,或灌入喉中,滚出痰,立愈。(《普济》)。
热病余毒,攻手足疼痛欲脱∶用稻穣灰,煮汁渍之。(《肘后方》)。
下血成痔∶稻 烧灰淋汁,热渍三、五度,瘥。(崔氏《纂要》)。
汤火伤疮∶用稻草灰,冷水淘七遍,带湿摊上,干即易。若疮湿者,焙干油敷,二、三次 恶虫入耳∶香油合稻秆灰汁,滴入之。(《圣济总录》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