羊蹄
(《本经》下品)
【释名】蓄(《别录》)、秃菜(弘景)、败毒菜(《纲目》)、牛舌菜(同)、羊蹄大黄(《庚辛玉册》)、鬼目(《本经》)、东方宿(同)、连虫陆(同)、水黄芹(俗),子名金荞麦。
弘景曰∶今人呼为秃菜,即蓄字音讹也。
时珍曰∶羊蹄以根名,牛舌以叶形,名秃菜以治秃疮名也。《诗·小雅》云∶言采其 。
陆玑注云∶ ,即蓄字,今之羊蹄也。幽州人谓之 。根似长芦菔而茎赤。亦可瀹为茹,滑美。郑樵《通志》指 为《尔雅》之菲及蒉者,误矣。金荞麦以相似名。
【集解】《别录》曰∶羊蹄生陈留川泽。
保升曰∶所在有之,生下湿地。春生苗,高者三、四尺。叶狭长,颇似莴苣而色深。茎节间紫赤。开青白花成穗,结子三棱,夏中即枯。根似牛蒡而坚实。
宗 曰∶叶如菜中波棱,但无歧而色差青白,叶浓,花与子亦相似。叶可洁擦 石。子名金荞麦,烧炼家用以制铅、汞。
时珍曰∶近水及湿地极多。叶长尺余,似牛舌之形,不似波棱。入夏起苔,开花结子,花叶一色。夏至即枯,秋深即生,凌冬不死。根长近尺,赤黄色,如大黄胡萝卜形。
根 【气味】苦,寒,无毒。恭曰∶辛、苦,有小毒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