使君子
(宋《开宝》)
【释名】留求子。
志曰∶俗传潘州郭使君疗小儿多是独用此物,后医家因号为使君子也。
时珍曰∶按嵇含《南方草木状》谓之留求子,疗婴孺之疾。则自魏、晋已用,但名异耳。
【集解】志曰∶生交、广等州。形如栀子,棱瓣深而两头尖,似诃黎勒而轻。
颂曰∶今岭南州郡皆有之,生山野中及水岸。其茎作藤,如手指大。其叶青,如两指头,长二寸。三月生花淡红色,久乃深红,有五瓣。七、八月结子如拇指大,长一寸许,大类栀子而有五棱,其壳青黑色,内有仁白色,七月采之。
宗 曰∶其仁味如椰子。医家亦兼用壳。
时珍曰∶原出海南、交趾。今闽之邵武,蜀之眉州,皆栽种之,亦易生。其藤如葛,绕树而上。叶青如五加叶。五月开花,一簇一、二十葩,红色轻盈如海棠。其实长合成,有棱。先时半黄,老则紫黑。其中仁长如榧仁,色味如栗。久则油黑,不可用。
【气味】甘,温,无毒。
【主治】小儿五疳,小便白浊,杀虫,疗泻痢(《开宝》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