半夏
若洗涎不尽,令人气逆,肝气怒满。
时珍曰∶今治半夏,惟洗去皮垢,以汤泡浸七日,逐日换汤,晾干切片,姜汁拌焙入药。
或研为末,以姜汁入汤浸澄三日,沥去涎水,晒干用,谓之半夏粉。或研末以姜汁和作饼子,日干用,谓之半夏饼。或研末以姜汁、白矾汤和作饼,楮叶包置篮中,待生黄衣,日干用,谓之半夏曲。白飞霞《医通》云∶痰分之病,半夏为主,造而为曲尤佳。治湿痰以姜汁、白矾汤和之;治风痰以姜汁及皂荚煮汁和之;治火痰以姜汁、竹沥或荆沥和之;治寒痰,以姜汁、矾汤,入白芥子末和之,此皆造曲妙法也。
根 【气味】辛,平,有毒。
汤洗尽滑用。
元素曰∶味辛、苦,性温,气味俱薄,沉而降,阴中阳也。
好古曰∶辛浓苦轻,阳中阴也。入足阳明、太阴、少阳三经。
之才曰∶射干为之使。恶皂荚。畏雄黄、生姜、干姜、秦皮、龟甲。反乌头。
权曰∶柴胡为之使。忌羊血、海藻、饴糖。
元素曰∶热痰佐以黄芩;风痰佐以南星;寒痰佐以干姜;痰痞,佐以陈皮、白术。多用则泻脾胃。诸血证及口渴者禁用,为其燥津液也。孕妇忌之,用生姜则无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