瞿麦
(瞿音劬。《本经》中品)
【释名】蘧麦(《尔雅》)、巨句麦竹(《日华》)、南天竺草(《纲目》)。
弘景曰∶子颇似麦,故名瞿麦。
时珍曰∶按陆佃解《韩诗外传》云∶生于两旁谓之瞿。此麦之穗旁生故也。《尔雅》作遽。有渠、衢二音。《日华本草》云∶一名燕麦,一名杜姥草者,误矣。燕麦即雀麦,雀瞿二字相近,传写之讹尔。
【集解】《别录》曰∶瞿麦生太山山谷,立秋采实阴干。
弘景曰∶今出近道。一茎生细叶,花红紫赤色可爱,合子叶刈取之,子颇似麦子。有两种,一种微大,花边有叉丫,未知何者是也?今市人皆用小者。复一种,叶广相似而有毛,花晚而甚赤。按∶颂曰∶今处处有之。苗高一尺以来,叶尖小青色,根紫黑色,形如细蔓荆。花红紫赤色,亦似映山红,二月至五月开。七月结实作穗,子颇似麦。河阳河中府出者,苗可用。淮甸出者根细,村民取作刷帚。《尔雅》谓之大菊,《广雅》谓之茈萎是也。
时珍曰∶石竹叶似地肤叶而尖小,又似初生小竹叶而细窄,其茎纤细有节,高尺余,梢间开花。田野生者,花大如钱,红紫色。人家栽者,花稍小而妩媚,有红白粉红紫赤斑烂数色,俗呼为洛阳花。结实如燕麦,内有小黑子。其嫩苗炸熟水淘过,可食。
穗 【修治】 曰∶凡使只用蕊壳,不用茎叶。若一时同使,即空心令人气噎、小便不禁也。
用时以 竹沥浸一伏时,漉晒。
【气味】苦,寒,无毒。《别录》曰∶辛。权曰∶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