白豆蔻
(宋《开宝》)
【释名】多骨。
【集解】志曰∶白豆蔻,出伽古罗国,呼为多骨。其草形如芭蕉,叶似杜若,长八九尺而光滑,冬夏不凋,花浅黄色,子作朵如葡萄,初出微青,熟则变白,七月采之。
颂曰∶今广州、宜州亦有之,不及番舶来者佳。
时珍曰∶白豆蔻子圆大如白牵牛子,其壳白浓,其仁如缩砂仁。入药,去皮炒用。
仁 【气味】辛,大温,无毒。
好古∶大辛热,味薄气浓,轻清而升,阳也,浮也。入手太阴经。
【主治】积冷气,止吐逆反胃,消谷下气(《开宝》)。散肺中滞气,宽膈进食,去白睛翳膜(李杲)。补肺气,益脾胃,理元气,收脱气(好古)。治噎膈,除疟疾寒热,解酒毒(时珍)。
【发明】颂曰∶古方治胃冷,吃食即欲吐,及呕吐六物汤,皆用白豆蔻,大抵主胃冷,即相宜也。
元素曰∶白豆蔻气味俱薄,其用有五∶专入肺经本药,一也;散胸中滞气,二也;去感寒腹痛,三也;温暖脾胃,四也;治赤眼暴发,去太阳经目内大 红筋,用少许,五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