黄精
(《别录》上品)
【校正】并入《拾遗》救荒草。
【释名】黄芝(《瑞草经》)、戊己芝(《五符经》)、菟竹(《别录》)、鹿竹(《别录》)、仙人余粮(弘景)、救穷草(《别录》)、米铺(《蒙筌》)、野生姜(《蒙筌》)、重楼(《别录》)、鸡格(《别录》)、龙衔(《广雅》)、垂珠。
颂曰∶隋时羊公服黄精法云∶黄精是芝草之精也,一名葳蕤,一名白芨,一名仙人余粮,一名苟格,一名马箭,一名垂珠,一名菟竹。
时珍曰∶黄精为服食要药,故《别录》列于草部之首,仙家以为芝草之类,以其得坤土之精粹,故谓之黄精。《五符经》云∶黄精获天地之淳精,故名为戊己芝,是此义也。余粮、救穷,以功名也;鹿竹、菟竹,因叶似竹,而鹿兔食之也。垂珠,以子形也。陈氏《拾遗》救荒草即此也,今并为一。嘉谟曰∶根如嫩姜,俗名野生姜。九蒸九曝,可以代粮,又名米。
【集解】《别录》曰∶黄精生山谷。二月采根,阴干。
弘景曰∶今处处有之。二月始生,一枝多叶,叶状似竹而短。根似葳蕤。葳蕤根如荻根及菖蒲,概节而平直;黄精根如鬼臼、黄连,大节而不平。虽燥,并柔软有脂润。俗方无用此,而为《仙经》所贵。根、叶、花、实,皆可饵服,酒散随宜,具在断谷方中。其叶乃与钩吻相似,惟茎不紫、花不黄为异,而人多惑之。其类乃殊,遂致死、生之反,亦为奇事。
曰∶钩吻真似黄精,只是叶头尖有毛钩子二个,若误服之,害人。黄精叶似竹也。
恭曰∶黄精,肥地生者,即大如拳;薄地生者,犹如拇指。葳蕤肥根,颇类其小者,肌理形色,大都相似。今以鬼臼、黄连为比,殊无仿佛。黄精叶似柳及龙胆、徐长卿辈而坚。
其钩吻蔓生,叶如柿叶,殊非比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