浮石
(《日华》)
【校正】并入《拾遗》水花。
【释名】海石(《纲目》)、水花。
【集解】时珍曰∶浮石,乃江海间细沙、水沫凝聚,日久结成者。
状如水沫及钟乳石,有细孔如蛀窠,白色,体虚而轻。今皮作家用磨皮垢甚妙。海中者,味咸,入药更良。
《抱朴子》云∶烧泥为瓦,燔木为炭,水沫为浮石,此皆去其柔脆,变为坚刚也。《交州记》云∶海中有浮石,轻虚可以磨脚,煮水饮之止渴。即此也。
【气味】咸,平,无毒。时珍曰∶小寒。
【主治】煮汁饮,止渴,治淋,杀野兽毒(大明)。止咳(弘景)。去目翳(宗 )。清金降 火,消积块,化老痰(震亨)。消瘤瘿结核疝气,下气,消疮肿(时珍)。
【发明】藏器曰∶水花主远行无水止渴,和苦栝蒌为丸,每旦服二十丸,永无渴也。
震亨曰∶海石治老痰积块,咸能软坚也。